一、项目介绍
二、项目特色
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为依托的师资团队邀请众多国内外著名的学者、教授、专家和陶瓷艺术大师加盟。师资团队的知识结构完善,专家门类齐全,既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实战经验的训练。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物标本相结合;我们的导师既有深厚的理论学识,又有一线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参访游学+藏家交流+现场观摩+成果交流。小班化教学,让每位学员与专家享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员们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与共同爱好的同学相伴下,切磋交流、学以致用。
三、课程设置
1、课堂教学:涵盖中国艺术品收藏的历史与现状、书画收藏与鉴赏、金石收藏与鉴赏、瓷器收藏与鉴赏、佛像收藏与鉴赏、古玉收藏与鉴赏等核心课程,全面系统地传授艺术品收藏与鉴赏的专业知识。
2、参访游学: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带领学员前往知名博物馆、拍卖行、美术馆、文化遗产等地进行参访游学。通过实地考察和库房实物上手,让学员亲身感受不同艺术机构的魅力,近距离接触各类艺术珍品,进一步深化对艺术知识的理解与感悟。
3、藏家交流:精心组织学员与知名藏家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学员提供难得的学习机会。学员不仅能够聆听藏家的收藏经验与故事,还能近距离接触珍贵的臻品实物,从实践层面提升自身的收藏与鉴赏水平。
4、成果交流:学员完成研修班所有课程后,举办成果展示与总结交流活动。学员在此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整个研修之旅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也为未来的收藏与鉴赏之路开启新的篇章。
课程内容
1.收藏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古代精英收藏什么?
-从晚清的文物市场看晚清社会精英的收藏行为:什么是收藏?
-收藏在20世纪的变化:谁消谁涨?
-当代中国艺术品的现状:谁成功了?谁失败了?
-变动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市场
-学术与收藏的关系:收藏的方向、整理与出版
2.书画收藏与鉴赏
-书法鉴定概论
-中国绘画史研究
-晋唐书画与经典名作鉴赏
-宋画鉴赏与研究
-元代文人画及其艺术表达
-文本、材料与风格:明清书画鉴定的三个角度
-现场教学:
(1)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2)浙江大学图像数据实验室书画修复室;(3)浙江美术馆;(4)浙江省博物馆;(5)上海博物馆;(6)古建筑及壁画实地考察;(7)由资深鉴定家携带藏品进行现场教学。
3.金石收藏与鉴赏
-传统金石学与收藏
-金石器物(青铜器、瓦当、铜镜、印章)的收藏与鉴定
-碑帖鉴藏的门径、理念与基本研究方法
-拓片的真伪鉴定
-全形拓的历史和收藏
-全形拓的演示
-现场教学:
(1)西安碑林;(2)陕西历史博物馆;(3)西安博物院;(4)山西博物院;(5)上海图书馆;(6)杭州孔庙。
4.瓷器收藏与鉴赏
-瓷器起源与发展简史(青瓷、白瓷与彩瓷)
-东汉至两晋时期的青瓷
-龙泉窑的鉴定与鉴赏
-南宋官窑鉴定与鉴赏
-元青花瓷的鉴赏与收藏
-明清御窑瓷器鉴赏
-古陶瓷的科学认知与科学鉴定
-古陶瓷收藏与投资策略
-近现代陶瓷艺术的鉴赏与收藏
-现场教学:
(1)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上林湖唐代窑址(荷花芯窑址、后司岙窑址);(2)老虎洞窑址、南宋官窑博物馆;(3)龙泉青瓷博物馆、龙泉大窑遗址;(4)景德镇御窑窑址、景德镇陶瓷博物馆;(5)河南汝窑清凉寺窑址、张公巷窑址;(6)耀州窑博物馆;(7)四川遂宁宋瓷博物馆;(8)定窑历史博物馆、定州博物馆;(9)故宫博物院陶瓷馆;(10)吴越文化博物馆。
模块五瓷器的科学认知与科学鉴定
1.瓷器的传统鉴定方法
2.古陶瓷的科学认识与科学鉴定
3.古陶瓷常用科学断代技术(热释光测年技术)
4.古陶瓷断源的原理与方法
5.古代名窑名瓷工艺技术流程研究
6.仿古与做旧技术
5.佛像收藏与鉴赏
-犍陀罗与秣菟罗造像样式的形成及其对我国造像的影响
-中亚多重佛教造像样式对我国古代于阗、龟兹和敦煌佛教造像的影响
-龟兹佛光——龟兹古国佛教文化遗产
-绿洲彩霞——高昌回鹘时期的多元艺术
-黑水城文物发现与艺术遗珍
-蒙元帝国与藏传佛教艺术
-杭州地区吴越与宋元时期造像
-西藏唐卡的起源、形成与风格流派
-西藏阿里喜马拉雅地区的石窟与佛寺艺术
-中国历代佛像收藏品鉴赏
-如何判断佛像的收藏价值
-鎏金佛像与明清铜佛像鉴赏
-现场教学:
(1)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土喇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森木塞姆石窟;(2)敦煌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西千佛洞;(3)麦积山石窟、水帘洞石窟群、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4)云冈石窟;(5)龙门石窟;(6)大足石刻;(7)飞来峰石刻造像。
6.古玉的历史与鉴赏
-中国史前玉器脉络
-良渚文化玉器的形式与工艺
-秦汉隋唐玉器与鉴定
-宋代玉器研究与鉴定
-明清玉器研究与鉴定
-现场教学:
(1)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2)杭州宋代玉器博物馆;(3)故宫博物院玉器馆。
五、部分授课师资
白谦慎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生导师。
章 晖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美第奇上海中心执行董事、《美术史与书籍史》主编,原国际著名拍卖公司佳士得驻上海首席代表。
谢晓冬
策展人,在艺科技创始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客座导师。曾任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井中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仲 威
上海图书馆学科带头人、研究馆员,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西泠印社社员,上海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麦青
碑帖鉴定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总监、编审。
六、申请入学
1.招生对象
面向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文化素养或专业背景的人群,招生对象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 收藏爱好者与资深藏家
对艺术品收藏有浓厚兴趣的个人藏家,希望系统提升鉴赏能力、了解市场动态。已有一定收藏经验但缺乏专业理论指导的爱好者,需完善知识体系。
2. 艺术行业从业者
艺术品市场从业者:画廊经营者、拍卖行从业人员、艺术经纪人、策展人等;艺术机构管理者:美术馆、博物馆、文化基金会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艺术品鉴定与修复从业者:需深化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 学术研究与教育背景人士
高校艺术史、文物与博物馆学、美术学等专业的教师或学生;从事艺术理论研究的学者,希望结合市场实践拓展研究领域。
4. 投资与财富管理人士
将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选项的高净值人群或家族办公室管理者;金融、投资领域从业者,需了解艺术金融化趋势及投资策略。
5. 文化领域跨界人士
企业家、设计师、建筑师等希望拓展艺术资源、提升审美修养的人群;媒体、出版行业从业者(如艺术类记者、编辑)需强化专业知识。
6. 新晋藏家与艺术创业者
刚进入收藏领域的新手,需学习入门技巧、规避市场风险;计划创办艺术空间、线上平台或艺术衍生品项目的创业者。
7. 高端社交圈层人士
重视文化社交与身份认同的企业家、社会名流,通过艺术收藏提升个人品位;希望融入艺术圈层、拓展人脉资源的精英群体。
2.课程安排
预计开班时间为2025年11月15日。
实行模块制教学,以案例式教学为主。学制一至两年,一般每个月集中2-4天研修(周六、周日前后),期间穿插艺博馆展览、国际工作坊、学术沙龙等选学活动。
3.授课地点
根据学术导师教学选择,在浙江大学校内、窑口现场、研究所、博物院、石窟寺等知名文博机构和大师工作室、艺术市场进行授课。
4.报名缴费
联系手机号码13685766642(微信同号),领取报名表。报名资料经审核确认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向学员发出录取通知书。学员接到录取通知书后,三日内将学费以汇款方式到学院指定账户,本院收到学费后,由相关人员为您及时办理入学手续。
汇款户名:浙江大学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杭州浙大支行
银行账号:376658360850
汇款备注填写:“浙江大学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级研修班”
5.学习费用
培训费:65800 元/人
上述费用包括:学费、学校综合管理费、专家课酬及个税、教材资料费、证书费、场地费等。学员学习期间食宿费及赴外地考察交通费自理,学校可代为办理。
6.证书颁发
学员完成研修班所有课程并且考核合格者,浙江大学颁发《艺术品收藏与鉴赏高级研修班》盖有学校钢印及校长签名印章的高级研修证书,浙江大学统一编号,官网可查。学员将成为浙江大学终身校友,享受浙大校友待遇,结业后可继续参加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的有关活动。
七、联系方式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高级培训中心
地址: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艺术楼B座230室
延伸阅读:
浙江大学有着悠久的艺术与考古教育传统。解放前的老浙大就有考古学科,归入人类学系,拥有夏鼐、沙孟海等名师,培养出石兴邦、王仲殊、黄盛璋、毛昭晰等一批著名考古学家和博物馆学专家。2019年5月20日,浙江大学整合艺术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等单位,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学院以“4系+1馆”为主要建设架构,设考古与文博系、艺术史系、美术学系、设计艺术系四个学系和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考古学两个一级学科和艺术设计学二级学科,考古学、艺术学理论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60人。